2

您的位置: 首页> 楉泓法商学堂

民营企业经营中常见的风险点及控制

广东楉泓律师事务所
2019-04-15 13:03:38

4月10日发生了两件事情,第一件是顾雏军等人的重审案在深圳的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庭公开宣判,最终判处顾雏军犯挪用资金罪处有期徒刑五年,其他人判决无罪。这个事情在法律界有不一样的观点,有人认为顾雏军是无罪的,但我认为判处顾雏军被判处5年一点都不冤枉,如果发生在美国,刑罚更重。第二件是我收到一份文件关于南海区政府设立了一个基金,出资6亿帮扶辖区内的上市公司(这是个公开文件),现在上市公司也存在问题,如南方风机实际控制人失联,应该是公司存在很大的风险;德奥通航连邻里的租赁费用都不肯支付;雪莱特也不太景气了;还有一家上市企业连工资都发不起。上述提到的企业事件,实际上背后都是民营企业经营风险的问题。

民营企业的风险是特别大的,4月12日发生的两个事情,第一件是律师事务所成为了扫黑除恶的重点对象以及中国有名的大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都站在了被告席上,连律师事务所的经营也存在很大的风险,第二个是视觉中国称拥有黑洞照片的版权,这种冒称版权所有者,进行敲诈勒索的行为是可恶的。

本次话题进行的假设为:有限公司形式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面临多方面的经营风险,本次话题即围绕金钱这个点进行展开。我认为货币是个中性词,因为在没有货币这个交换工具之前财富是按照身份来讲的,后来有了钱这个交换工具,普通人才有了机会,因此我认为企业的很多风险来源于基础性的认识错误。

现在我们来重温一下某些基本概念:公司是财团法人,现代公司制度要求公司的资产独立于公司股东,大白话就是公司的钱袋子与股东的钱袋子要分开,现实中民企经常性将两者混在一起,认为公司是我的和是我的公司,实际上这是民营企业最大的风险。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公司是独立的个体,股东应当尊重它。改革开放40周年,1993年颁布公司法推行现代公司制度,虽然存在各样的问题,但毕竟推动了二十多年,这些概念其实很简单,再在这个基本概念的原点上纠缠是很不应该。民企业家需要真正敬畏之心,真正尊重规则之心,才能真正有效防范风险。

我们来思考一下什么是企业家?民营企业的风险最终还是企业家的风险,企业家是利益的输出者(企业为社会提供了工作岗位、发工资等)和利益的创造者。

我们今天讨论的思路主要有三个主线:

一、出钱(即股东出资)

如果把出资理解为划账,钱在你的账上是你的,但你的钱划到公司的账上就是公司的,我们再看看顾雏军的案件,为什么被判了五年?他是用了不恰当的方法从公司拿回了钱,他的这个是犯罪的。我们从会计准则来看,动公司的钱是需要走程序的,而不是随便拿的。下面我们来说说股东出资的风险主要有以下方面:

1.过分夸大认缴金额,也许是因为部分公司的成立有注册资本的要求,但这个风险还是可控的,可以减资。

2.出资不实,以前工商局对这种行为会进行罚款的,目前虽然基本没有了,但认缴制之后,存在一些出资不实的情况,法律风险还是很大的。

3.出资引发的内讧,以前是股东都是两父子、两兄弟等亲密关系的,但现在股东合作都是社会化了,如同学、朋友、战友等进行合作,部分股东不按时足额出资,侵占了其他按时足额出资股东的权益。例如两个人共同出资100万成立公司,股东一已经完成80万出资,股东二的20万出资迟迟不到位,基于公司经营需要,可能还需要股东一借钱投入,股东二成为了观望者,而股东二的投资风险就是20万,但是股东一所承担的风险就远远不止80万了。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章程的约定,但目前工商局的章程版本对个性化的约定是没有放宽。第二种是通过股东会对上述内容进行表决。

4.其他股东还是没有将违约股东除名的权利,因为股东是有身份权的,法律没有赋予股东除名的权利。目前公司变更股东人员是需要退出股东亲自到工商局面签文件的,因此如果退出股东不配合,工商登记的股东名称变更就没有办法进行变更登记了,现时公司解除僵局的做法是解散公司后重新设立新公司但成本太高了,需要放弃旧公司的资质、声誉为代价

5.某一方利用所谓资源进行出资的商业做法,资源这两个字被市场玩坏了,使用不同名目的这个股、那个股与公司法存在冲突,利用资源入股这个风险性太大了,因为资源是有时效性的,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反腐是高压线。

二、花钱(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开支)

企业花钱的风险主要是该花不花,主要有以下内容:

1.企业税的问题,这个不展开说了,凡是因为税的问题,最严重的是被封税号,一封税号企业是没有办法进行经营活动的,这个比罚款、抓人更严重。关于税负高的问题,目前企业最惨的是很多费用、环节没有办法抵扣。企业如有偷税漏税的问题,不要慌,补交就是了,如范冰冰事件。

2.拖欠工资减少了,民营企业家现在借高利贷都要发工资,很善良的。

3.五险一金拖欠情况依然很严重,因为这笔费用太沉重的,我认为政府最好的优惠政策就是给3年时间免除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费用由政府承担。

4.安全生产、清洁生产。这个主要是环保的问题,这个没得商量的。

5.职业病公司需要采取措施防治职业病

6.按照公司治理的程序花钱,如顾雏军4月10日还是被判了5年就是不按照程序花钱。因为股东把钱放进公司,那就是公司的钱,要拿回去就必须按照公司的程序进行。实质上花钱的程序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公司是法人是需要遵守规矩的,这些规矩内部有章程,外部有会计准则,有税法,有公司法。第二个层次,公司需要兼顾公司股东内部,公司股东与公司,公司与债权人三个方面的关系。在公司里面小股东也是要保护的,回到顾雏军的案件,从顾雏军的角度看确实有点冤枉,但是换一个视野从中小股东的角度看,尤其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角度看真不冤。

7.花得憋屈的钱,最低级的是工资没有发对,事后被算计了。这是因为企业发的工资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工资的算法是不一致的,钱的数量是一样的,但是构成不一样。再如绩效,算法不一样,如会计科目“收入确认”,在劳动纠纷中的绩效考核指标不对称。目前还存在管理层与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越来越多。对于管理层提起的劳动纠纷,如加班费的主张,这个怎么证明?本来管理层上面就没有人管理。某些高级管理层是到底是劳动关系还是商事委托?在香港的制度里,全部属于商事委托。

8.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主要是存在执行难度大、执行成本高。

9.组织结构治理(分类别进行管理)是民营企业现在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这个不仅仅是民营企业的问题,国有企业也存在,乃至整个社会都存在这个问题。虽然很难,但是建议民营企业还是需要去进行简单的组织结构治理。

10.关于内部承包再兴起(改称事业部)产生了新的责任承担问题,以前我只是赞同的但目前我是较为认可的,至少是减少了管理的成本,减少摩擦。如碧桂园的事业部。

11.关于股权激励,我是赞成的,但是要注意签好协议,约定好激励对象辞职一定要能够收回来。

12.不该花的乱花,这里主要是指公司的控制人乱花公司的钱。民营企业花钱是不受限的,太自由,公司的控制人要花公司的钱只有2+1的途径。即工资、股东分红均需要完税)、借支要有对应的财务手续)。现在公有部门含公有企业的开支都是有条条框框的,但是一些民企的实际控制人在用公司资金进行消费开支方面却是缺乏约束,这种现象是值得检讨的,往往把资金用到了一些面子消费上去,大家思考一下面子消费到底值得不值得?随着目前公司股东结构的改变,股东对于公司费用的使用是会在意的。我说一个案例,王某是某公司的大股东买了房子并进行装修,装修开的发票抬头是某公司,重点是王某让公司财务直接把装修款从公司的账上划过去装修公司的账上,最后被发现并判处职务侵占罪。还有一个骗子盗用了某公司老总的QQ号,并指示财务将钱到某一特定的账户去,财务按照指行了汇款,这种情形主要是因为企业平时用款不规范导致的。平时如果是遇到骗子,要马上报案,不然谈着谈着就变成了合同纠纷。

三、攒钱(企业的生产经营)

现在民营企业陷入一个困局就是不敢管人,老板成为了弱势群体,我认为该管还是要管。企业的生产经营合规因企业的不同,行业、产品的不同涉及方方面面。

1.规矩的增长远远高于GDP的增速。

2.地方政府的政策变化得太快、外行指挥、瞎指挥对企业的伤害非常大(例子:机械制造业不让喷漆,直接就是瞎指挥)。

3.总的评价是处处是坑,满世界都是盯着你的眼睛。

4.有一首打油诗“自从有了互联网产品辐射不见长受监管的地域越来越广”

5.跨地域的行政处罚增多,之前是质检最常见是以次充好短斤缺两,还有广告法一些地方行政部门的跨地域钓鱼执法商誉的竞争

6.还有跨境的海关知识产权监管

7.税票的跨区域核查(封税号)。

8.以往的很多做法现在成了坑,低人权成本和低法治成本时代的终结

9.黑吃黑,某些企业故意利用反贿赂条款来压低结算价

10.最大的矛盾是利润无法覆盖合规成本。

11.防骗,学习防诈骗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基本功之一,举真实的以商业交往为名的诈骗案例,第一个例子是虚假设立工程指挥部,诈骗投标保证金,其实一上招标投标网就能辨别出真伪,被骗是想偷步,过分相信关系。第二个例子是冒充是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子公司诈骗公关费,其实一上工商官网就知道,误认为是遇到了贵人。财务内控不规范、不严格容易被诈骗。有一个现象很值得大家深思,被诈骗的往往在完成付款后很快就意识到被骗,但是却陷入自欺欺人的拖延症中,让骗子有机会转移资产甚至被骗子持续诈骗,这个算不算是经济上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12.做好内控是预防经营风险的好办法,民企中内控的最大障碍是企业的实际控制人、老板在内部为所欲为的山寨主意识和行为在内部有多横垮得就有多惨

13.部分民企的董监高就是卡片上虚有的头衔,肚子里没有墨水却不学习要么乱学习,如一些MBA、EMBA都成了骗子的集中营同学这个词估计很快也被玩坏了。

14.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一个苦行僧的活,民企因为资源不足付出的就更多卡片上印什么长、什么总都是虚的带好队伍才是王道。

15.2008年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后,劳动力市场成为劳方市场,招聘难成了一个大问题,资方由以往的粗暴管理突然陷入不敢管理的困难境地,不敢严管也是企业内控难开展的实际情况,如何化解这个难题?需要我们去探索。

分享一下个人经验,企业管理需要一级影响一级,根据实际积累经验严管厚爱企业文化是实实在在的。民企老板在员工心中有没有地位?这个是直接影响企业内控质量的,你是个人才员工服你,你是个草包,服你才怪。企业在社会中的定位、演绎的角色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盈利财团法人组织,所以现在越来越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最后来说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企业到底是想攒快钱还是攒长久的钱?还有没有机会攒长久的钱?前几年广州纸厂拆除的时候设备安装了还没有用就拆了,原址上盖的房子卖近10万元每平方。政府招商引资大额投资的农业项目说搬家就搬家?猪牛羊怎么搬?企业因为没有攒长久钱的预期直接导致缺少恒心,这个时代缺失了一代愿意安静下来做长期管理的企业家,这个可能是最大的风险。


民营企业经营中常见的风险点及控制

广东楉泓律师事务所 2019-04-15 13:03:38

4月10日发生了两件事情,第一件是顾雏军等人的重审案在深圳的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庭公开宣判,最终判处顾雏军犯挪用资金罪处有期徒刑五年,其他人判决无罪。这个事情在法律界有不一样的观点,有人认为顾雏军是无罪的,但我认为判处顾雏军被判处5年一点都不冤枉,如果发生在美国,刑罚更重。第二件是我收到一份文件关于南海区政府设立了一个基金,出资6亿帮扶辖区内的上市公司(这是个公开文件),现在上市公司也存在问题,如南方风机实际控制人失联,应该是公司存在很大的风险;德奥通航连邻里的租赁费用都不肯支付;雪莱特也不太景气了;还有一家上市企业连工资都发不起。上述提到的企业事件,实际上背后都是民营企业经营风险的问题。

民营企业的风险是特别大的,4月12日发生的两个事情,第一件是律师事务所成为了扫黑除恶的重点对象以及中国有名的大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都站在了被告席上,连律师事务所的经营也存在很大的风险,第二个是视觉中国称拥有黑洞照片的版权,这种冒称版权所有者,进行敲诈勒索的行为是可恶的。

本次话题进行的假设为:有限公司形式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面临多方面的经营风险,本次话题即围绕金钱这个点进行展开。我认为货币是个中性词,因为在没有货币这个交换工具之前财富是按照身份来讲的,后来有了钱这个交换工具,普通人才有了机会,因此我认为企业的很多风险来源于基础性的认识错误。

现在我们来重温一下某些基本概念:公司是财团法人,现代公司制度要求公司的资产独立于公司股东,大白话就是公司的钱袋子与股东的钱袋子要分开,现实中民企经常性将两者混在一起,认为公司是我的和是我的公司,实际上这是民营企业最大的风险。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公司是独立的个体,股东应当尊重它。改革开放40周年,1993年颁布公司法推行现代公司制度,虽然存在各样的问题,但毕竟推动了二十多年,这些概念其实很简单,再在这个基本概念的原点上纠缠是很不应该。民企业家需要真正敬畏之心,真正尊重规则之心,才能真正有效防范风险。

我们来思考一下什么是企业家?民营企业的风险最终还是企业家的风险,企业家是利益的输出者(企业为社会提供了工作岗位、发工资等)和利益的创造者。

我们今天讨论的思路主要有三个主线:

一、出钱(即股东出资)

如果把出资理解为划账,钱在你的账上是你的,但你的钱划到公司的账上就是公司的,我们再看看顾雏军的案件,为什么被判了五年?他是用了不恰当的方法从公司拿回了钱,他的这个是犯罪的。我们从会计准则来看,动公司的钱是需要走程序的,而不是随便拿的。下面我们来说说股东出资的风险主要有以下方面:

1.过分夸大认缴金额,也许是因为部分公司的成立有注册资本的要求,但这个风险还是可控的,可以减资。

2.出资不实,以前工商局对这种行为会进行罚款的,目前虽然基本没有了,但认缴制之后,存在一些出资不实的情况,法律风险还是很大的。

3.出资引发的内讧,以前是股东都是两父子、两兄弟等亲密关系的,但现在股东合作都是社会化了,如同学、朋友、战友等进行合作,部分股东不按时足额出资,侵占了其他按时足额出资股东的权益。例如两个人共同出资100万成立公司,股东一已经完成80万出资,股东二的20万出资迟迟不到位,基于公司经营需要,可能还需要股东一借钱投入,股东二成为了观望者,而股东二的投资风险就是20万,但是股东一所承担的风险就远远不止80万了。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章程的约定,但目前工商局的章程版本对个性化的约定是没有放宽。第二种是通过股东会对上述内容进行表决。

4.其他股东还是没有将违约股东除名的权利,因为股东是有身份权的,法律没有赋予股东除名的权利。目前公司变更股东人员是需要退出股东亲自到工商局面签文件的,因此如果退出股东不配合,工商登记的股东名称变更就没有办法进行变更登记了,现时公司解除僵局的做法是解散公司后重新设立新公司但成本太高了,需要放弃旧公司的资质、声誉为代价

5.某一方利用所谓资源进行出资的商业做法,资源这两个字被市场玩坏了,使用不同名目的这个股、那个股与公司法存在冲突,利用资源入股这个风险性太大了,因为资源是有时效性的,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反腐是高压线。

二、花钱(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开支)

企业花钱的风险主要是该花不花,主要有以下内容:

1.企业税的问题,这个不展开说了,凡是因为税的问题,最严重的是被封税号,一封税号企业是没有办法进行经营活动的,这个比罚款、抓人更严重。关于税负高的问题,目前企业最惨的是很多费用、环节没有办法抵扣。企业如有偷税漏税的问题,不要慌,补交就是了,如范冰冰事件。

2.拖欠工资减少了,民营企业家现在借高利贷都要发工资,很善良的。

3.五险一金拖欠情况依然很严重,因为这笔费用太沉重的,我认为政府最好的优惠政策就是给3年时间免除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费用由政府承担。

4.安全生产、清洁生产。这个主要是环保的问题,这个没得商量的。

5.职业病公司需要采取措施防治职业病

6.按照公司治理的程序花钱,如顾雏军4月10日还是被判了5年就是不按照程序花钱。因为股东把钱放进公司,那就是公司的钱,要拿回去就必须按照公司的程序进行。实质上花钱的程序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公司是法人是需要遵守规矩的,这些规矩内部有章程,外部有会计准则,有税法,有公司法。第二个层次,公司需要兼顾公司股东内部,公司股东与公司,公司与债权人三个方面的关系。在公司里面小股东也是要保护的,回到顾雏军的案件,从顾雏军的角度看确实有点冤枉,但是换一个视野从中小股东的角度看,尤其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角度看真不冤。

7.花得憋屈的钱,最低级的是工资没有发对,事后被算计了。这是因为企业发的工资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工资的算法是不一致的,钱的数量是一样的,但是构成不一样。再如绩效,算法不一样,如会计科目“收入确认”,在劳动纠纷中的绩效考核指标不对称。目前还存在管理层与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越来越多。对于管理层提起的劳动纠纷,如加班费的主张,这个怎么证明?本来管理层上面就没有人管理。某些高级管理层是到底是劳动关系还是商事委托?在香港的制度里,全部属于商事委托。

8.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主要是存在执行难度大、执行成本高。

9.组织结构治理(分类别进行管理)是民营企业现在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这个不仅仅是民营企业的问题,国有企业也存在,乃至整个社会都存在这个问题。虽然很难,但是建议民营企业还是需要去进行简单的组织结构治理。

10.关于内部承包再兴起(改称事业部)产生了新的责任承担问题,以前我只是赞同的但目前我是较为认可的,至少是减少了管理的成本,减少摩擦。如碧桂园的事业部。

11.关于股权激励,我是赞成的,但是要注意签好协议,约定好激励对象辞职一定要能够收回来。

12.不该花的乱花,这里主要是指公司的控制人乱花公司的钱。民营企业花钱是不受限的,太自由,公司的控制人要花公司的钱只有2+1的途径。即工资、股东分红均需要完税)、借支要有对应的财务手续)。现在公有部门含公有企业的开支都是有条条框框的,但是一些民企的实际控制人在用公司资金进行消费开支方面却是缺乏约束,这种现象是值得检讨的,往往把资金用到了一些面子消费上去,大家思考一下面子消费到底值得不值得?随着目前公司股东结构的改变,股东对于公司费用的使用是会在意的。我说一个案例,王某是某公司的大股东买了房子并进行装修,装修开的发票抬头是某公司,重点是王某让公司财务直接把装修款从公司的账上划过去装修公司的账上,最后被发现并判处职务侵占罪。还有一个骗子盗用了某公司老总的QQ号,并指示财务将钱到某一特定的账户去,财务按照指行了汇款,这种情形主要是因为企业平时用款不规范导致的。平时如果是遇到骗子,要马上报案,不然谈着谈着就变成了合同纠纷。

三、攒钱(企业的生产经营)

现在民营企业陷入一个困局就是不敢管人,老板成为了弱势群体,我认为该管还是要管。企业的生产经营合规因企业的不同,行业、产品的不同涉及方方面面。

1.规矩的增长远远高于GDP的增速。

2.地方政府的政策变化得太快、外行指挥、瞎指挥对企业的伤害非常大(例子:机械制造业不让喷漆,直接就是瞎指挥)。

3.总的评价是处处是坑,满世界都是盯着你的眼睛。

4.有一首打油诗“自从有了互联网产品辐射不见长受监管的地域越来越广”

5.跨地域的行政处罚增多,之前是质检最常见是以次充好短斤缺两,还有广告法一些地方行政部门的跨地域钓鱼执法商誉的竞争

6.还有跨境的海关知识产权监管

7.税票的跨区域核查(封税号)。

8.以往的很多做法现在成了坑,低人权成本和低法治成本时代的终结

9.黑吃黑,某些企业故意利用反贿赂条款来压低结算价

10.最大的矛盾是利润无法覆盖合规成本。

11.防骗,学习防诈骗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基本功之一,举真实的以商业交往为名的诈骗案例,第一个例子是虚假设立工程指挥部,诈骗投标保证金,其实一上招标投标网就能辨别出真伪,被骗是想偷步,过分相信关系。第二个例子是冒充是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子公司诈骗公关费,其实一上工商官网就知道,误认为是遇到了贵人。财务内控不规范、不严格容易被诈骗。有一个现象很值得大家深思,被诈骗的往往在完成付款后很快就意识到被骗,但是却陷入自欺欺人的拖延症中,让骗子有机会转移资产甚至被骗子持续诈骗,这个算不算是经济上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12.做好内控是预防经营风险的好办法,民企中内控的最大障碍是企业的实际控制人、老板在内部为所欲为的山寨主意识和行为在内部有多横垮得就有多惨

13.部分民企的董监高就是卡片上虚有的头衔,肚子里没有墨水却不学习要么乱学习,如一些MBA、EMBA都成了骗子的集中营同学这个词估计很快也被玩坏了。

14.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一个苦行僧的活,民企因为资源不足付出的就更多卡片上印什么长、什么总都是虚的带好队伍才是王道。

15.2008年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后,劳动力市场成为劳方市场,招聘难成了一个大问题,资方由以往的粗暴管理突然陷入不敢管理的困难境地,不敢严管也是企业内控难开展的实际情况,如何化解这个难题?需要我们去探索。

分享一下个人经验,企业管理需要一级影响一级,根据实际积累经验严管厚爱企业文化是实实在在的。民企老板在员工心中有没有地位?这个是直接影响企业内控质量的,你是个人才员工服你,你是个草包,服你才怪。企业在社会中的定位、演绎的角色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盈利财团法人组织,所以现在越来越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最后来说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企业到底是想攒快钱还是攒长久的钱?还有没有机会攒长久的钱?前几年广州纸厂拆除的时候设备安装了还没有用就拆了,原址上盖的房子卖近10万元每平方。政府招商引资大额投资的农业项目说搬家就搬家?猪牛羊怎么搬?企业因为没有攒长久钱的预期直接导致缺少恒心,这个时代缺失了一代愿意安静下来做长期管理的企业家,这个可能是最大的风险。


上一篇